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迭代次数试验对比.zip (37.23 KB) 86# mjj_ljh

测试的是榕坚老师想迭代一万次的那个图,用的机器是2.67G的CPU,测试前都退出所有程序,再刷新后重新打开
主要对比的是双循环算法和一般的逃逸时间算法
迭代6000次时,二者的差别不大,第三个图是逃逸时间算法画的,
当迭代一万次时,逃逸时间算法已嫌慢了,迭代二万次,用双循环算法的时间约是逃逸时间算法的2倍,第五个图是双循环算法画的,画的那一条幅,约用了七分多钟,用逃逸时间法画太慢了,没再画

一次扫描完成,也没有调速,图较为粗糙,若改为灰度且用扫描框调小扫描线段和降低扫描时间,效果可能较好,就像倒数第二个图

双循环算法适合于绘图区逃逸时间差别大的情况,如果所有的点的逃逸时间都很大,且很接近,那就看不出优势,有一定的逃逸量,才显出优势,而且,内外循环的次数比例也影响速度和精细程度

360截图20110923211427800.jpg (66.65 KB)

360截图20110923211427800.jpg

360截图20110923220139227.jpg (24.42 KB)

360截图20110923220139227.jpg

360截图20110923223312119.jpg (32.79 KB)

360截图20110923223312119.jpg

360截图20110923230151616.jpg (36.83 KB)

360截图20110923230151616.jpg

360截图20110923232321697.jpg (25.87 KB)

360截图20110923232321697.jpg

360截图20110922230113359.jpg (62.04 KB)

360截图20110922230113359.jpg

110922214176b0fb6fe06ba764.jpg (70.09 KB)

110922214176b0fb6fe06ba764.jpg

对上图减小扫描轨迹为原来的四分之一,采样率定为125,内循环5次,外循环3000次,重新扫描,这样对电脑的负荷大大减小,启动和结束的延迟很短。
历时50分钟,效果可以。其实,扫描轨迹还可以再长些,从而用时还能再短。
确实慢,不妨,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玩点别的,两不误!

360截图20110924120052140.jpg (59.25 KB)

360截图20110924120052140.jpg

内外循环迭代,可以对内循环首项逃逸时停止,从这个意义上说,迭代次数是动态的,而外循环迭代次数为常数,那么,推广一下,在原来外循环的外部再做循环,原来这个外循环变成中循环,那么他的迭代次数也就成了动态。
用此法对上图继续放大,迭代5*50*100=25000次,内循环迭代n=5次,中循环m=50次,外循环w=100次,不调小扫描轨迹线段,一次完成,用时36分钟(下图扫了两遍,因而更清晰)。
由于启动前的内存数据较多,打开显得沉重,启动时延迟较长,要耐心等待,扫描时速度还能忍受,不是太慢。如果未响应,关掉刷新内存后在打开,还不行,只有降低次数,或者换机器了。有点滑轮组的味道,虽然不畅快,但能拉东西。

360截图20110924172355917.jpg (61.38 KB)

360截图20110924172355917.jpg

内中外循环(不适合老机器).gsp (74.59 KB)

距离估值法作M集的初步认识与试验
更正:d(c,M)公式中,少打了个系数2

1.jpg (54.16 KB)

1.jpg

2.jpg (23.67 KB)

2.jpg

3.jpg (40.31 KB)

3.jpg

4.jpg (15.64 KB)

4.jpg

360截图20110926215113401.jpg (53.04 KB)

360截图20110926215113401.jpg

11092713127f7bcb70723fcc3a.jpg (40.25 KB)

11092713127f7bcb70723fcc3a.jpg

上面的第二图与原图不符,但形状一样,计算应该没问题,问题在哪儿呢

无标题.jpg (45.01 KB)

无标题.jpg

91# xyj200909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将较粗的近似边界替代实际边界,从而增加可视度
经过试验,方案一还是可以的,这样就精简了一步运算。下面两张分别用两个方案作成,看不出区别
另外感觉,增加迭代次数,线条无变化,线条的粗细,主要通过放大倍数和边界的精确度e决定,放大后,相应地调小e

下面的之所以清凉些,是因为扫了两遍

360截图20110928222241340.jpg (67.09 KB)

360截图20110928222241340.jpg

360截图20110928211539361.jpg (79.14 KB)

360截图20110928211539361.jpg

360截图20111001145913516.jpg (38.8 KB)

360截图20111001145913516.jpg

360截图20111003215028583.jpg (55.02 KB)

360截图20111003215028583.jpg

距离估值作M集.gsp (147.88 KB)

距离估值作J集.gsp (75.38 KB)

我们知道,逃逸时间很大时,逃逸圈紧贴在边界上,因此,根据近似边界的思想,再用上连续逃逸时间函数,也应该做出M集的边界
问好两位老师,这些想法也不过是在各位老师提出的问题下的一个思考,从这个意义上,各位老师都是我的导师。
我觉得有想法都提出来,能促进共同提高,有时候并不一定详细,只要把重要的思想方法提出就行。
96# xyj200909


经过试验,不成功,原因可能是同一个等势圈在视觉上并不一样粗的缘故吧或者其他。不过还可以利用他进行平滑着色
102# 柳烟
我的范例文件中着色参数作了改进,其中p,q的取值和介绍说明中的相反,比如,介绍说明中当n=et时p=1,而文件中的是n=et时p=0,效果应该一样;
对于M集:z^2+c,对C求导,因为Z是C的函数,由复合函数求导法则为2Z*Z'+1,由于Z0=0,所以z0'即介绍中的D0=0,如果是J集,导数为2Z*Z'+0,由于z0=c,所以,D0=1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