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723
- 帖子
- 752
- 精华
- 5
- 积分
- 1778
|
关于代数法的逃逸时间(escope time)如何创建~逃逸时间可以是负数:
假设迭代次数是n=100,这第一环对应的esct=-100,第二环对应的esct=-99.
而相似变换的比boolean=0时,对应最外面的圆之外的部分。
代数法中使用逃逸时间还不如直接使用判断值方便。计算出前两次迭代的判断值就可以了,这样既方便,也大量的减少了迭代次数。
到此代数法已经可以很好的完成分形绘制了,剩下的就是丰富算法了。基本的算法在上面已经贴出来了。对于分形的入门足够的多了。
上面的碧云山庄图,就是用0/(esct+100)+0/(esct+99)去掉外环的。逃逸时间为负值,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不过想想也合理,
因为代数法是点到达边界后被拉到了原点,从此这个点再也逃不出去了。迭代次数为100次,这个点就在区域内迭代100次,从不会跑到区域外面去。所以逃逸时间只能是用负数表示。真是没想到代数法逃逸到边界的时间居然可以是负数,合理,这合理。
逃逸时间请用上21楼的7b-fractal tool包中的工具完成,当然也可以直接求算。一般不要提前算,要用时才算,以减少运算量。
最后感谢老巷老师一再建议和介绍逃逸时间,所以才最终在代数法中推算完成了逃逸时间临界值的计算。
此外代数法的逃逸时间有如下四个取值:
假设迭代次数n=100,那么逃逸时间esct=-100,-99,0,1.
到处几何法的参数代数法都全有了。几何法能做的事情代数法都可以完成了。
付:逃逸时间计算公式:t=0-->t+1(n=迭代次数),完成迭代后取代如下:t被boolean1取代,
1被boolean2-1取代。或者说迭代关系是为boolean1,boolean1+boolean2-1,。。。.
值对应0,0对应-1,-2,-2,。。。
1,1对应1,1,1,。。。。
1,0对应0,-1,-2,-3,。。。。
0,1对应0,0,0,0.。。。
也就是说用迭代次数n+esct=0,1,...习惯,这个值就对应一环,二环。
============下面是正逃逸时间推导====现已经把逃逸时间改为了正数==============================
由于几何法已经习惯使用正逃逸时间et为了配合几何法的et,现在把代数法的逃逸时间esct更改为正逃逸时间:
构造方法:t1--->t1+1(n为迭代次数,就是J,M集合使用的迭代次数),完成迭代后进行如下取代:
t1---用boolean1取代,1---用boolean2.即可。
逃逸时间用esct(escope time)表示。由于初始值分别为(0,0),(1,1),(0,1),(1,0)所以逃逸时间分别对应四大类。
其中esct=0对应1环,esct=1对应二环,这样就和几何法的逃逸时间一样了。但是有一点不同,几何法的逃逸时间最大值通常比迭代次数n小的多。
但代数法的逃逸时间最大值可以是:n+1,最小值可以是0.原因是代数法的逃逸时间可以是无界的量。
工具在21楼的fractal tool包中。负逃逸时间也被我删除。取调一环,二环其实直接用逻辑变量boolean1,boolean2就可以了。代数法的逻辑变量要注意前三个,它们分别对应最外面的三个区域。
最后再次感谢老巷提供逃逸时间的概念。
小结:
1.到此代数的构架全部完成。利用代数法可以进入分形的天地了。
2.几个重要的概念:
逃逸时间esct,逃逸域(通常是圆,可以变为其它的如带型),各种距离dist,距离之比dr,震荡变量osc,震荡域,震荡半径,极限点,周期圈。
逻辑判断boolean(如果你不像每次都求算,可以用7b-logic tool中的布尔值求算工具完成)。
反点inv。∞,undefined,
象距离dist,初象距离dist0,边界距离esc,势的概念,势的跳跃性和势转换为连续变量,等势线(equipotential line,一般等势线为contour line---CT)
从另一个角度sqrt(x^2+y^2)=r就是上色时点(x,y)的轨道方程,它决定了色的走势,是圈状还是线性,多大的圈,圈的范围在哪里。更改方程当然会出现不同的效果。
还有就是简单的着色知识三原色,复色,间色,饱和度,明度,色相。冷热色调,补色的概念,关于色的概念大致了解一点就可以了。主值区间,色宽,常色区间。有的名字是我创建的合不合理不要紧,有个名字便于交流。各种距离上色(D法)
3.R,G,B(或H,S,V)的构造:
R=rF,G=gF,B=bF,F关联到象点的距离,这样r,g,b之比就可以调试色彩,这只是基本结构,可以变化,不过这个模式是很好控制色彩的,如果曾经画过画的人,一看就明白道理。
F常用三角函数,或三角级数,负幂级数,trunc函数(周期性跳跃),x/T-trunc(x/T)值域为0~1间变化的一个周期函数。对F的平移,对F的伸缩都是常用技巧。常常绘制出F的函数图象配合色宽控制上色。上色时有时还要大致估计有没有极限点(就是f^n(z)的不动点),极限点常用来测试距离,并可以完成对极限点的强调突出。在J,M集合的外部加环,并设置环的大小数量,位置这是osc震荡完成的。
学习分形就从最基本的距离函数按上面的模式上色入手。
基本配色公式:R:G:B=1:0:0=红,R:G:B=1:1:0=绿色,了解点这种知识是上色必须的,我的这部分知识是我读书时学美术学的。我从小学到大二一直在学美术。
我的体会
学习分形开始千万要回避那些复杂的分形,入门越简单的例子越好,最好就是一个例子反复练,从不同角度练。分形的参数有x,y,c1,c2,dist,osc ,esct,dr,R,G,B就用一个例子把这些参数一个一个的变化,当你把每一个参数的变化都体会完了,分形就入门了。更好的方法是先抛开分形,做一个直接进行扫描上色练习,然后在进入分形,这样学习效率更高。
学习分形要入门1小时的课时足够了。要做到熟练学什么都有一个过程。我把这些写出来是为了让后来的学习者能直接进入分形,不要去走弯路,在初学时把无谓的精力花在做复杂的花哨图形上去,偏离了本质问题的学习。分形上色的原理不复杂,创造靠你自己。如果不想深入的研究分形,对大多数人来说,D法足够了。此外不要迷信esct的作用,它不是万能的。
遗留问题:现在我的上色停留在空间坐标系的z轴退化成一点的情况下上的色,这个空间坐标系装在我的心里,是一个虚拟的坐标系。现在想探讨一下虚拟的空间坐标系的z轴不退化成一个点时如何上色?
回顾:
我为什么用代数法?记得几年前,我在中国画板网就发过M集合的扫描,那就是我的第一个分形,后来我再也没玩过分形了,后来我发现几何法创建框架就麻烦,偶然我就试试代数法,发现代数法直接就可以扫描,而且不用多构思什么,就按自然的想法就完成了扫描,所以我觉得代数法扫描没有“技术”含量,每一个人看一眼就会。后来我就拿着试试,居然成功了,刚开始我使用的是H,S,V上色,因为H,S,V的含义能比较容易的和距离挂钩。当H,S,V成功后就推广到R,G,B.整个探索的过程体现了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探索比知道结果更有乐趣,玩几何画板我理解就是打麻将,都是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