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从割线到切线 [打印本页]

作者: math_dalin    时间: 2010-7-6 09:21     标题: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从割线到切线

我想做一条普通曲线的切线,而且可以通过拖动切点自由移动!
作者: inRm    时间: 2010-7-6 10:34

“普通曲线”?能否具体些
作者: inRm    时间: 2010-7-6 11:21

inRm3D 手绘三维曲线之切线:
手绘曲线之切线.gif

图片附件: 手绘曲线之切线.gif (2010-7-6 11:21, 3.61 KB) / 下载次数 7759
http://inrm3d.cn/attachment.php?aid=5903&k=0957513841326ad9a88d99c97ccef3d0&t=1732428014&sid=5Jkak5


作者: dfszlzp    时间: 2010-7-6 12:43

看看GG来凑个热闹:(方法更加简单:GG有函数切线功能)
wangbutian 发表于 2010-7-6 11:02
GG是什么?
作者: math_dalin    时间: 2010-7-8 07:16

谢谢王老师、方老师和dfszlzp老师的指导!!!学生受益匪浅!!!大家可否给个纯几何的画法,不用导数的几何意义?麻烦了!
作者: inRm    时间: 2010-7-8 08:32

11# math_dalin
“纯几何”,也就是尺规法了。在任意曲线的任意点上作切线而不用导数,那高等数学就白学了。
请提出的你的具体问题,比如究竟是什么曲线?为何只能用尺规法?
作者: math_dalin    时间: 2010-7-8 10:56

我们在讲导数的几何意义时,介绍说“切线是割线的极限”,即要求P点处的切线,可再找一点Q,让Q点无限逼近P点,即可得到P点处的切线。我是想让“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切线”还能跟着点P的移动一起动,本质上来说并不是“纯几何”方法,我想应该是一个“画板使用技巧的问题”,例如能否让Q点粘到P点上,当然,我的水平不行。
作者: inRm    时间: 2010-7-8 11:12

13# math_dalin 原来是想表现从割线到切线的过程。真是个好题目,很值得探讨。

本贴加精。

“能否让Q点粘到P点上”?两点合一,割线就不存在了。怎么表现,是个难点。
作者: inRm    时间: 2010-7-8 11:36

抛块砖:从割线到切线
任意曲线之切线.gif

图片附件: 任意曲线之切线.gif (2010-7-8 11:36, 3.64 KB) / 下载次数 7690
http://inrm3d.cn/attachment.php?aid=5948&k=457eb13de6fcef13a1cc8b268656676b&t=1732428014&sid=5Jkak5



附件: 任意曲线之切线.gsp (2010-7-8 11:36, 3.86 KB) / 下载次数 9824
http://inrm3d.cn/attachment.php?aid=5949&k=0fd2ff029698973361ddb3dfa4567c86&t=1732428014&sid=5Jkak5
作者: zxb    时间: 2010-7-8 15:11

用GeoGebra表现更好一点,直接拖动使两点非常接近,且可以无限放大(滚动鼠标中间的滚轮),观察切线与曲线几乎重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以直代曲”,"从量变到质变"的思想。
作者: inRm    时间: 2010-7-9 09:27

19# zxb
两点接近重合时,怎样移动切点呢?本题的要求是,从割线到切线后,切线还能跟着切点移动(或又是我的理解偏差?)。
作者: math_dalin    时间: 2010-7-9 11:42

方老师的理解完全准确!学生的意思的确是还要切点能动!!!
(学生水平太差,只能“期待+持续关注”了!麻烦各位大师继续研究这一问题!)
作者: inRm    时间: 2010-7-9 13:14

math_dalin :

17楼的作法还符合题意吗?
作者: changxde    时间: 2010-7-9 14:18

方老师的方法已经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认为。
作者: math_dalin    时间: 2010-7-10 10:02

math_dalin :

17楼的作法还符合题意吗?
inRm 发表于 2010-7-9 13:14
方老师实在是太高了,我在班上用了,学生反映很好!谢谢方老师!
(只不过我还没有彻底学会,用的是您做好的,我正在学习!)
作者: xiaongxp    时间: 2010-7-10 14:25

割线变切线,其实大家都用了障眼法,画板也只能如此。方老师的作法很有创意,但拖动点E毕竟不太直观,为什么不通过拖动弦的端点来实现呢?我是这样作的:

附件: 割线变切线.gsp (2010-7-10 14:25, 3.42 KB) / 下载次数 4466
http://inrm3d.cn/attachment.php?aid=5992&k=a2c906f61bfd18de1b73882dd24a848e&t=1732428014&sid=5Jkak5
作者: xiaongxp    时间: 2010-7-10 19:10

前面的作法大家都把思维限制在“两点定线”上了,所以我们作的都是近似切线。
我们不妨解放一下思想,用“点斜式”来作真实切线。关键是如何求斜率,这就要把算法中的条件语句进行画板实现——画板分形中的常用技巧,请看:
割线变切线2.gsp (4.72 KB)

附件: 割线变切线2.gsp (2010-7-10 19:10, 4.72 KB) / 下载次数 5715
http://inrm3d.cn/attachment.php?aid=5993&k=f8a14f3d98e34d27270a444ed2e83ece&t=1732428014&sid=5Jkak5
作者: inRm    时间: 2010-7-10 19:38

楼主的目的并不是精确的切线,极限的概念就是“无限接近而不相等”。
作者: xiaongxp    时间: 2010-7-10 20:38

的确,高中极限的概念只是描述为“无限接近”。但是,极限如果存在,那是唯一的实数。以数列的极限为例,在这个实数(极限值)的任意小的邻域内,都包含除有限项外的一切项。因此,极限可以用项来近似,但极限值是精确值(可以不是项)。这里作精确的切线,仅出于技术兴趣,要用于课堂实际还是简单实用且直观的好。
作者: math_dalin    时间: 2010-7-13 09:25

26# xiaongxp
谢谢老师!要是出现切线后还能拖动切点就更好了!!!
作者: lanlan4399    时间: 2012-3-13 20:03

向各位高手学习,个人感觉4楼用GG做的用于《导数的几何意义》的教学非常强大
作者: echenwei    时间: 2012-11-16 10:48

老版本 下来是乱码?




欢迎光临 inRm3D: 画板论坛 (http://inrm3d.cn/) Powered by Discuz! 7.0.0